从本地到云端,我的数据备份方案
本文是一篇小短文,以电脑故障为契机,我探索了常见的、无需自备独立服务端的备份方案,并将权衡利弊后我最终采取的方案及部分思考记录在此。
我主力电脑在 2021 年初发生了数次故障,失去唯一的工作、娱乐中枢令人十分难受,更何况中枢内还保存着许多对我而言独一无二的珍贵数据。自那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往往过度相信我们依赖的设备,往往在失去数据后才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事实上,任何设备都有寿命周期。我们身边电子设备搭载的、用于存储数据的闪存,只能完好无缺地活过数百或数千次完全写入,往上就会慢慢入土。这很长,大部分用户很难让它报废,可是总有万一。更何况,大部分时候影响数据读写的,不一定是数据存储本身。举个例子,电池过放。只要让锂离子电池吃灰一年半载,再次翻出来时它就可能因为电压过低拒绝充电,甚至彻底告别人世。
不管哪方面出问题,一旦危及到数据,那都不是小问题。有谁希望自己珍贵的个人文件,比如写到一半的策划书、没来得及剪辑的视频、旧手机上存着的照片等等在某一天突然离自己而去呢?云端备份、存储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完善的数据备份绝不能只有云端。本文大致介绍了一些我使用的工具,主要面向 Windows / Linux 与 Android,也可能包含面向 Apple 大家族的内容。总之,从云端备份开始吧。
云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所有云端服务,几乎都可以用同类竞品代替,我的选择主要出于个人喜好,尤其是依赖的生态圈。尽管我的选择存在种种缺陷,考虑到首要目的是最小的精力开销备份最多的数据,还请不要介意,也欢迎提出更多建议。
Google Photos
我主要照片来源为主力 Android 设备。凭借与 Google 生态的无缝融合,拍摄后十秒内照片基本已备份完毕,可以在所有登陆了 Google 账号的设备上访问。
当然不止这些。考虑到 6 月开始 所有照片都会占用云端存储空间 ,我把吃灰的初代 Pixel XL 翻了出来,让它重新派上了用场。我在两台设备上安装了 Syncthing ,把照片文件夹从主力机共享给 Pixel,然后使用 Magisk 模块 Advanced Charging Controller (ACC) 把 Pixel 最大充电量限制到 80%,插上电扔一边就完事了。这样,只要我一连上 Wi-Fi,所有新照片都会自动同步到 Pixel,接着使用无限云端存储备份原图,最大限度保证了图片的安全。此外,我还利用 Syncthing 的
这样做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照片备份完全依赖 Google,万一某一天 Google 彻底无法访问,或者云端存储耗尽,或者 Google Photos 停止服务,我数年攒下的回忆就会消失;其次,Pixel 已发布四年有余,尽管我相信 Google 为它配备了最好的硬件,一旦它的闪存因为频繁大量碎片读写而报废,那照片备份就会进入倒计时;再就是,每次照片备份都会把同样的文件上传两次(尚未测试主力机关闭上传时能否更新照片库),我颇为担心额外的流量开销;而且 Google Photos 偶尔会把同一张照片当两张存,删哪张都不对劲(删除压缩版本:主力机上原图被带着一起删掉;删除原图版本:云端只保留压缩版)。因此,照片备份绝不能只有 Google Photos,还得带上后面将要提到的 rsync
。
OneDrive
OneDrive 无疑是 Windows 上文件备份首选,本文的这一部分就是依赖 OneDrive 的多端同步完成的。它在国内的速度出人意料地不错,它在上传大文件时没能跑满带宽,但碎片文件的同步做得很棒,把文件复制进备份文件夹后就会马上开始备份,几乎感知不到延迟。
这当然只是一小部分。OneDrive 更大的优势在于它深度整合进了 Windows 10,只要登录 Microsoft 账户就会开始同步文件,并且还能够傻瓜式地将「文档」、「桌面」、「图片」这三个文件夹一键移动进备份目录中,再也不用手动上传。方便吗?真的很方便,把「文档」移入 OneDrive 文件夹后我再也不需要在 Office 内手动摁下「保存」,也不需要担心游戏存档没同步上 Steam 云了。
然而,让人头疼的就是,「文档」除了正儿八经的文档之外,还被很多应用当作垃圾站,简直就是 Android 的内置存储。当我点开 OneDrive 应用一看,发现图片列表里塞满了伊比利亚的海报时,内心也挺复杂的。OneDrive 只能同步单一文件夹的所有内容,不支持多文件夹、不支持排除文件夹,也是个问题。例如,QQ、TIM 会把好几百 MB 大的数据库存在「文档」下的私有目录中,每次退出都会重新上传,只能在 QQ / TIM 的设置内改变数据存储目录解决,更何况很多应用的数据存放目录根本就没法改,花费大量上传带宽可能还没能备份完所有文件,别提还有个叫 node_modules
的毒瘤了,它直接打消了我开发目录放「文档」下的想法。
方便是方便了,问题却迟迟难以解决,因此我其实一直都想把 OneDrive 换成 Google Drive,考虑到它不能在我所有的设备上顺畅使用,我至今仍未迈出第一步。各位如果觉得有不错的备份服务,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推荐。总之,OneDrive 的拉胯是本地备份刚需的一大原因。
其他
Android 端极其全面的 Google 备份能够帮我解决大部分需求,从联系人到 Wi-Fi 密码、应用数据,只要我还在 Google 的生态圈中,它们就会在所有接入 Google 的设备上可用。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带来了不小的隐私隐患,毕竟天下乌鸦一般黑,作为一个中国大陆人,比起吃相更难看的国产大厂和 iCloud(由云上贵州运营),还是 Google 比较靠谱。
说到 iCloud,想必这是大部分 iOS 用户的首选。在 iOS 上,它也确实提供了比 Android 上 Google 服务更优的体验。Google 有的它一个不差,Google 没有的(点名 iMessage)它做得相当出色。尽管如此,考虑到那个大大的「云上贵州」以及 iOS 对我而言用来养蛊(指国产应用)的本质,我一直不愿意把所有数据全部交给 iCloud。如果你重度依赖 iOS / macOS,iCloud 应当足够满足云端备份需求。
本地
云端服务大部分都能找到替代,本地应用就不一定了,比如下面的第一个。
钛备份
热爱折腾的 Android 用户应该都听说过「钛备份」的大名,Android 2.X 时代诞生的它一直走到今天。虽然界面「返璞归真」「不忘初心」,功能却鲜有同类能望其项背。除了常规备份还原,它还能把还原的应用安装来源恢复成 Google Play Store,实现照常在 Play Store 上安装更新。这项功能的缺失,是阻碍我切换到其它界面更现代的备份应用的主要原因。
我目前的设定是每周日凌晨自动备份新安装的 / 新版本的用户应用,每周二、周五凌晨自动备份修改过的用户数据,以确保我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调出备份。只保存在本地也不太靠谱,钛备份能够帮我把文件自动上传到 Google Drive / Box / Dropbox,这应该很好用,所以我选择下文的 rsync-time-backup
。
rsync-time-backup
rsync 是一个方便的文件同步命令行工具, rsync-time-backup 大大提高了使用 rsync
备份文件的便利性。只需要输入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 rsync-time-backup
就会自动把文件以类似 macOS 上「
依赖 sudo mkdir /mnt/drive/ && sudo mount -t drvfs <盘符:> /mnt/drive/
即可将存储盘手动挂载到可访问目录 /mnt/drive/
下,接着就可以从 /mnt/c/
把文件备份过去。Android 则更加方便,不需要手动挂载,直接使用 Termux 访问 /mnt/
下的存储盘就行(可能需要一些权限,而且不一定支持 NTFS)。rsync-time-backup
同时还支持连接远程服务器,如果有条件搭建 NAS 或拥有带 USB 口的路由器,都不再需要手动将备份盘在多设备间换来换去。
其他
目前我本地备份文件的传输均通过 rsync-time-backup
完成,所以……也许这篇小短文可以到此为止?那就在这一部分说说以上工具同类们的使用感受吧。
钛备份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各种备份工具「追平」甚至「超越」,可它们最多也只能备份和还原数据,距离替代钛备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以至于当我实在忍不了钛备份的时候,除了零星几个 Migrate 和 Swift Backup ,大部分人都劝我接着忍下去。尽管如此,如果你没有那么复杂的需求,你也完全可以使用这两个工具应急。
我并非 macOS 用户不好评价,Windows 10 上自带的类似功能:「文件历史记录」我还是能吐槽的。它提供了(至少比命令行直观)的图形界面,默认备份用户目录,可以手动指定文件夹,可以备份到网络位置,插上存储盘后每一小时自动备份一次,听起来无比美好,如果可以忽略性能极其糟糕的「设置」应用,并且不在意备份文件不能在其他设备上使用的话。我的电脑在维修点被重置了系统,Windows 便认为这是两台电脑,拒绝为我恢复文件,哪怕是根本和设备 ID 或者当前用户无关的文件夹都不行,最后只能手动把文件复制回来,用 PowerToys Rename 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批量去掉了每个文件后的时间戳,再全部取消只读,才勉强让大部分应用、文件恢复正常(还有几个死活好不了)。尽管它方便,私以为还是 rsync-time-backup
靠谱。
结语
数据备份工具当然不止上文提及的这些。如果你拥有小主机甚至 NAS,数据备份会无比方便;如果没有,你也可以像我这样探索适合自己的备份方案。不管怎样,最重要的都是数据本身。追求更简单的数据备份方式当然无可非议,但如果代价是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我还是认为需要再留个后手(例如我备份文件一般存储在 U 盘,最珍贵的数据会在可靠的机械硬盘、两个云端存储都保留一份)。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