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 Android 迁移到 iOS

作为一个 Android 折腾爱好者与 已经没脾气了的 谷粉,对我而言,iOS 曾经是最「不黑不快」的系统,它由内而外的封闭以及 Apple 的孤傲与开放、先进、自由的 Android 形成鲜明对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 Apple 的不断努力,iOS 确实在进步,变得越来越用户友好,再加上近年 Google 的作风和隔壁 Apple 越来越像(通过 GMS 和残缺 AOSP 控制手机厂商、逐步缩紧用户可折腾的空间),我也终于在某宝购入了一台 iPhone 8 作为自己的备用主力机。这篇文章将向各位阐述我使用 iOS 这几天内感受到的系统间的鸿沟,以及自身的一些看法与感悟,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主观性相当大,主要基于我个人的使用习惯,并且一些饱受诟病的问题可能不会出现在文章中,欢迎理性讨论,欢迎补充。
本文中 Android 以 Google Pixel 搭载的 Android 10 及部分仅限 Android 的应用为对比依据,iOS 以 iPhone 8 搭载的 iOS 13.6 及部分仅限 iOS 的应用为对比依据,且双方均不会牵涉到生态/跨平台联动。

为什么是 iOS ?

写给初烧的 HiFi 耳机系统入烧指北

WHY?

为什么要入烧

很简单——为了满足自己的耳朵对音乐的要求。不同品牌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设备,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初烧,意即初次涉猎发烧,是对 HiFi (高保真)的初次追求,或者说,是对满足自己耳朵的声音的初次追求 (毕竟 HuFi) 。不需要一直深入烧钱,即便浅尝辄止,入手一套适合自己日用、能够给自己带来享受的音频设备,应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鉴于初烧预算、便携度等限制,本文仅探讨耳机系统,不会涉及到更好更 HiFi 也更贵更玄学的音箱系统。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音频设备一般符合「一分钱一分货」定律(当然超出其使用价值的话也会有「一块钱两分货十块钱三分货」的操作),对于初烧而言尤其如此。这篇文章旨在通过容易理解的语言,帮助各位避开可能存在的坑,以使把钱花在刀刃上。

事实上是看到身边太多人买智商税实在忍不下去决定干脆写篇文章代替一个一个解释半天

Dating While Dying [译]

我在 40 岁时病情晚期,还始料未及地单身。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可怕。

本文来自纽约时报,原文作者 Josie Rubio ,文章源地址: Opinion | Dating While Dying - The New York Times 。译文对原文部分句子语序略有修正,以符合中文需要。鉴于原标题在表意上的无可替代性,将其保留不译。

某个晚上,当我和一个朋友去酒吧与我在约会软件上认识的人见面时,她问:“你对这些人都说了什么?”我打开资料页,把手机递给了她。

“我身患癌症,所以如果你想约我出去逛,马上行动!”第一行这么写道。

“很不错嘛。”她笑了笑说。

9102 的年度总结,献给陪伴至今的各位

春去秋来,一年将逝,一年伊始。

Rachel 高中生涯最后的 150 天,即将揭开序幕。

过去的一年,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最终没能好好地陪伴各位。社交也好,社团也好,忙于日常的自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另一个作为极客、开发者的 Rachel ,露面则越来越少。

将来的一年,期待着随着 NCEE 的结束以及自用一大堆设备的更新换代,能与各位分享更多。

不管如何,今年的年度总结 ,想与各位分享生活中的 Rachel 。

我与模联这两年

本文长约 5300 字,全程无图,阅读约需 10 分钟,请放心食用。

急促呼吸,怦然相遇

一天晚上,地球,浮现在了少年的眼前。他试图逃离,可终究敌不过那引力——「模拟联合国」五个大字,从此刻在了少年的心里。下方人才需求中标注的「技术爱好者」,让少年下定决心进入邵东一中模拟联合国,当时学校内唯一一个设置独立技术部门的社团。

用 Travis CI 配合 Hexo ,快速入门持续集成

此前,我们曾在 这篇文章 中探讨过使用 Hexo 和 Git 实现 VPS 上博客更新的方法,而对于搭建在 GitHub Pages 上的博客,尤其是各位正在阅读的文章所属的、将源代码丢在 GitHub 上的,每次都手动先 deploygh-pages 再把程序 push 上去……各位感觉如何咱不知道,但是咱肯定坚持不下去,这肯定不是什么省心省力的好办法。

好在,「持续集成 (Continuous Integration) 」给了我们一个可行性相当高的方法。点一下,玩一年,开源项目不收一分钱的 Travis CI (下称 "Travis" ),因其方便性与高可扩展性,自然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当然,本文所提只是 CI 相当浅显的一种用法, Travis 与 GitHub 结合还能够实现自动发布新的 snapshot 、集成多个项目一起进行编译测试等等操作,只要能本地完成的工作几乎都可以交给 Travis 。

将 Ubuntu 引导从 Legacy 转换为 UEFI

最近突然心血来潮,想用 UEFI 装 Windows 10 玩玩,搞定了安装 U 盘后发现之前的 Ubuntu 一直使用 Legacy 作为引导方式。秉着人不折腾就会死的精神,弄了差不多一整天,终于将 Ubuntu 的引导方式从 Legacy 转为了 UEFI ,并成功地实现了 Ubuntu 与 Win10 双系统引导。为了方便各位作死,特在此分享出来。

注意:本文需要计算机引导的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动手能力,若不熟悉 Linux 命令行,虽可完成所有步骤,但不建议尝试。本文所述 Ubuntu 包含所有 Ubuntu 分支,例如 Lubuntu 和 Xubun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