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所有人的 Android 文件访问行为变更

Android 初代发布至今已有 12 年,这些年间,Android 一直因系统版本碎片化而饱受诟病。据 Google 数据,在统计范围内仍有 26.3% 的设备运行着 Android Marshmallow 及以下版本的系统,而升级到 Pie 及以上的设备更是只占了 39.5%。面对如此繁杂的系统版本,应用的兼容性是个大问题,尤其是文件访问方面的资料太杂乱分散,带来麻烦又浪费时间。本文以 Poweramp LRC Plugin 的开发为契机写就,希望能帮助此后跳进存储这个大坑里的开发者,以及想了解不同系统版本差异的用户。

使用 OBS 和 Virtual Cable 私人直播

明天就能玩到心心念念的原神了,作为从漫画发布起就一直关注的云旅行者,在因为时间和年龄错过了内测之后,终于有机会到提瓦特大陆一睹期待已久的美景。欢喜之余,自然想让亲近的人与自己分享这份激动。

这就带来了问题。鉴于隐私、年龄等因素,在 B 站直播并不是个好主意。最好的平台当然是 QQ,它不需要双方再额外装上其它令人生畏的国产软件。然而,我所用的 TIM PC 端 2.3.2 版内建的「屏幕分享」并不包括系统音频,也无法捕捉 OBS 混音处理后的音频。OBS 强大,可面对 QQ 这种私有协议+客户端也无计可施。VB-Audio Virtual Cable 能够设置为实体麦克风的侦听输出,但若要将系统音频全部塞进去(考虑到大部分游戏并不支持设置音频输出设备),就只能将默认音频输出设置为 Virtual Cable,带来了对面说话 -> 通过 Virtual Cable 播放给对面的套娃场景,更别说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指定输出设备得有多复杂了。

还好,OBS 论坛里的 这篇帖子 的博主和我有一样的疑惑,并且帖子里给出了可以用的回答。本文以中文将其记录,并改造成了 QQ 可用的版本,同时提供了其它场景可能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个男生使用了 7 天 Apple Watch,这是他的生活发生的变化

建议改成:一个男生背叛了 7 天 Android…

不管「背叛了 Android」是不是实话,「背叛了 Android 阵营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是真的。

本文约 4100 字,阅读约需 10 分钟。作者使用的设备为 Apple Watch Series 4 | 40 mm | GPS 版,搭载 watchOS 6.2.8。本文很长,全程无图,还请包涵。


几个月以前,我还是个傻傻地以为自己对 Android 的忠诚就像对外语系的忠诚一样牢不可破的毛头小子。后来,因为种种因素,我的志愿几乎全填了工科系,还入手了 iPhone 8 用国产软件大呼真香(参见前文),现在,就连一直渴望拥有的 Galaxy Watch / Wear OS 设备,都被我换成了 Apple Watch Series 4。

网上关于 Apple Watch 的文章很多很多,但 Apple Watch 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感受,自然会因经历不同、使用场景不同等原因而不尽相同。这是我,一个 Android 开发者&爱好者、Windows 用户,直到半个月前都从来没有亲自接触过 Apple 生态的人,在初步接触并依赖其生态(尤其是深度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后所写下的感悟。

当我从 Android 迁移到 iOS

作为一个 Android 折腾爱好者与 已经没脾气了的 谷粉,对我而言,iOS 曾经是最「不黑不快」的系统,它由内而外的封闭以及 Apple 的孤傲与开放、先进、自由的 Android 形成鲜明对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 Apple 的不断努力,iOS 确实在进步,变得越来越用户友好,再加上近年 Google 的作风和隔壁 Apple 越来越像(通过 GMS 和残缺 AOSP 控制手机厂商、逐步缩紧用户可折腾的空间),我也终于在某宝购入了一台 iPhone 8 作为自己的备用主力机。这篇文章将向各位阐述我使用 iOS 这几天内感受到的系统间的鸿沟,以及自身的一些看法与感悟,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主观性相当大,主要基于我个人的使用习惯,并且一些饱受诟病的问题可能不会出现在文章中,欢迎理性讨论,欢迎补充。
本文中 Android 以 Google Pixel 搭载的 Android 10 及部分仅限 Android 的应用为对比依据,iOS 以 iPhone 8 搭载的 iOS 13.6 及部分仅限 iOS 的应用为对比依据,且双方均不会牵涉到生态/跨平台联动。

为什么是 iOS ?

写给初烧的 HiFi 耳机系统入烧指北

WHY?

为什么要入烧

很简单——为了满足自己的耳朵对音乐的要求。不同品牌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设备,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初烧,意即初次涉猎发烧,是对 HiFi (高保真)的初次追求,或者说,是对满足自己耳朵的声音的初次追求 (毕竟 HuFi) 。不需要一直深入烧钱,即便浅尝辄止,入手一套适合自己日用、能够给自己带来享受的音频设备,应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鉴于初烧预算、便携度等限制,本文仅探讨耳机系统,不会涉及到更好更 HiFi 也更贵更玄学的音箱系统。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音频设备一般符合「一分钱一分货」定律(当然超出其使用价值的话也会有「一块钱两分货十块钱三分货」的操作),对于初烧而言尤其如此。这篇文章旨在通过容易理解的语言,帮助各位避开可能存在的坑,以使把钱花在刀刃上。

事实上是看到身边太多人买智商税实在忍不下去决定干脆写篇文章代替一个一个解释半天

Dating While Dying [译]

我在 40 岁时病情晚期,还始料未及地单身。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可怕。

本文来自纽约时报,原文作者 Josie Rubio ,文章源地址: Opinion | Dating While Dying - The New York Times 。译文对原文部分句子语序略有修正,以符合中文需要。鉴于原标题在表意上的无可替代性,将其保留不译。

某个晚上,当我和一个朋友去酒吧与我在约会软件上认识的人见面时,她问:“你对这些人都说了什么?”我打开资料页,把手机递给了她。

“我身患癌症,所以如果你想约我出去逛,马上行动!”第一行这么写道。

“很不错嘛。”她笑了笑说。

9102 的年度总结,献给陪伴至今的各位

春去秋来,一年将逝,一年伊始。

Rachel 高中生涯最后的 150 天,即将揭开序幕。

过去的一年,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最终没能好好地陪伴各位。社交也好,社团也好,忙于日常的自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另一个作为极客、开发者的 Rachel ,露面则越来越少。

将来的一年,期待着随着 NCEE 的结束以及自用一大堆设备的更新换代,能与各位分享更多。

不管如何,今年的年度总结 ,想与各位分享生活中的 Rachel 。

我与模联这两年

本文长约 5300 字,全程无图,阅读约需 10 分钟,请放心食用。

急促呼吸,怦然相遇

一天晚上,地球,浮现在了少年的眼前。他试图逃离,可终究敌不过那引力——「模拟联合国」五个大字,从此刻在了少年的心里。下方人才需求中标注的「技术爱好者」,让少年下定决心进入邵东一中模拟联合国,当时学校内唯一一个设置独立技术部门的社团。

用 Travis CI 配合 Hexo ,快速入门持续集成

此前,我们曾在 这篇文章 中探讨过使用 Hexo 和 Git 实现 VPS 上博客更新的方法,而对于搭建在 GitHub Pages 上的博客,尤其是各位正在阅读的文章所属的、将源代码丢在 GitHub 上的,每次都手动先 deploygh-pages 再把程序 push 上去……各位感觉如何咱不知道,但是咱肯定坚持不下去,这肯定不是什么省心省力的好办法。

好在,「持续集成 (Continuous Integration) 」给了我们一个可行性相当高的方法。点一下,玩一年,开源项目不收一分钱的 Travis CI (下称 "Travis" ),因其方便性与高可扩展性,自然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当然,本文所提只是 CI 相当浅显的一种用法, Travis 与 GitHub 结合还能够实现自动发布新的 snapshot 、集成多个项目一起进行编译测试等等操作,只要能本地完成的工作几乎都可以交给 Travis 。